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藤条”织就的梦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8-04-13 19:23

 “巧手能编天下物,山间草木变奇珍。”在他手上,粗大的毛竹被细拉成条,薄弱纸片,然后上下翻飞,经纬交错……他就是陈清河,被誉为福建安溪藤铁技艺的“开山鼻祖”,荣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竹藤编技艺传承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山城”安溪,历来因铁观音而被世人所知,其实它还有另外一张名片——“中国藤铁工艺之都”。在这里,汇集着大大小小的藤铁加工生产企业400多家,从业者达14万多名,年产值超百亿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陈清河五十余载的执着和坚守。

 1956年,为尽早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家境清贫的陈清河选择就读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到学校后,梦想成为大画家的他却被分配到了竹编专业,由此和竹藤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那时候,竹编应该算是冷门专业,班里的同学都先后转到其他专业了。”回想起学艺的时光,陈清河感慨不已,为了留住他这个唯一的学生,校长还特地为其特设了每个月2元的甲等助学金,相当于其半个月的生活费。就这样,陈清河在学校里勤学苦练编织技艺,打下了扎实功底。

 困境倒逼寻找出路。1969年,陈清河回到家乡参加劳动,知识分子出身的他体力有限,经常只能拿到生产队最低的工分,一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偶然间,他发现市场上的热水瓶壳十分短缺,便开始琢磨做回自己的“老本行”,用竹编做热水瓶壳来卖。当地公社知道陈清河的这项手艺后,很快便找到他,把他拉入公社农械厂,建立竹编车间,开始生产热水瓶竹壳。之后,陈清河又不断探索,研发了多种竹编工艺品,将安溪竹编从实用家具提升至工艺美术品的高度。第二年,福建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将其定点为进出口生产厂家。他大力发展“家庭车间”,在各村设立加工点,家家户户可以灵活参加生产,使尚卿乡这个全县最贫困的乡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乡。

 1984年,安溪县创办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陈清河受邀出任总经理。从那时起,陈清河组织设计创新,把竹编扩展到了藤编,开启了安溪竹编产业的第二个十年。十年间,累计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利润1.5万多元人民币,解决近5万多人就业,帮助50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墨守成规只会使一个产业停滞不前,甚至走向消亡。”在陈清河看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1991年年初,他在设计时突发奇想,把坚硬的钢铁与柔软的藤丝相结合,把目光投向葡萄系列篮子的设计,用藤皮藤芯编织成篮身,以钢筋为把手,铁线环绕把手化为葡萄藤,将铁皮剪成葡萄叶,钢珠焊成葡萄串,而后彩绘着色。设计图稿完成后,陈清河发现,如何制作成为最大问题。当时,整个县城懂得操作的电焊工只有三人,他拿着图纸钻进机修车间,与车间工人找原料、做试验。在这过程中,尽管陈清河的手磨破出血,仍缠着胶带坚持做下去。经过三天三夜的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第一件葡萄系列篮子,参加试验制作的技术工人都喜出望外。在那年4月的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陈清河设计的葡萄系列篮子受到欧美客商的疯狂抢购,开幕三天就把上半年的生产订单接满,不得不从第四天开始每天提价5%以制止订单,当年广交会会期是15天,最后提价超过50%仍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之后,陈清河又陆续推出藤铁系列化产品,将铁艺与各种材料相结合来制作家居用品。就这样,一个新的工艺品种——“藤铁工艺”诞生了。它犹如雨后的春笋,迅速在当地发展壮大,安溪藤铁工艺行业在原先竹藤手工技艺的基础上逐步融入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塑料等其他元素,不断研发新产品,渐渐发展成融现代家居饰品、公园花园饰品、茶文化工艺品、LED应用工艺品和实木工艺家具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出口创汇的“拳头”产业。

 2012年,退而不休的陈清河在位于安溪华侨职业学校的安溪劳模创新工作基地里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这里,陈清河不仅继续致力于产业创新与转型的研究,而且还传道授业。“尽管机器生产已经十分发达,但要创作出一件精品,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手工技艺。”陈清河说,这所学校共设有5个与家居设计相关的专业,所有学生他都会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授竹藤编织技艺。因为在陈清河看来,产学研一起上、传帮带一起抓,是传承和创新发展这一传统工艺的“法宝”。

 2017年,当地编制产业发展十年发展规划,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安溪藤铁工艺业的发展提升定位为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这一以“藤条”为起步的草根产业,正朝着“千亿”产业的目标前进。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编竹子这一件事情。虽已古稀之年,但我没理由停下来,我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千亿’目标的实现。”这是陈清河一生的梦想。(叶锦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