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杜绝应景造势 不搞“政绩工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02-27 16:39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报告“点名”的四类突出问题中,应景造势赫然在列。所谓应景造势,简而言之,就是唯“绩”是从、唯“功”是举,不从实际出发,搞华而不实、违背民意、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应景造势看似小问题,却折射出了个别领导干部扭曲的权力观、错位的政绩观。这不单是简单的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把整治这类问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寸步不让、紧抓不放。

盲目上项目铺摊子 华而不实劳民伤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揆诸现实,一些地方脱离实际、自行其是、阳奉阴违,为了个人功绩,漠视群众利益,乐此不疲“应景”“造势”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前不久,住建部通报甘陕两县市斥巨资“造门”、照抄南方造景手法可谓其中典型。通报显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甘肃省渝中县,不是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改善,而是“大手笔”举债在城市出入口“造景”“造门”,在间距不到500米两处建设了两座高28米、宽145米的仿古城门、一座大型雕塑及两个远离居住区的景观广场,投入资金6200万元。

而陕西省韩城市,则为打造西禹高速韩城出入景观提升工程,刻意追求“鲤鱼跃龙门”的形象效果,建设超大体量的假山跌瀑、人造水系及亮化工程,耗资高达1.9亿元。据报道,韩城市虽不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但下面还有62个贫困村、超万名贫困人口。此外,“鲤鱼跃龙门”严重脱离实际,不仅投资过大、造价过高,还照搬照抄南方地区造景手法。不少人质疑,这样与北方地理环境和整体风貌极不协调的“盲目造景”,何用之有?

无论是贫困县斥巨资“造门”,还是浮华“造景”,在博取眼球、提高知名度的表象下,都指向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实质。近年来,类似这样不顾实际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并非个例,基层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曾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的申维辰,在主政太原期间,擅自更改设计规划,执意将原本规划为绿地、公园的龙潭片区建为“新地标”、城市综合体,甚至要将新建的大片住宅“推倒重来”。占用公园绿地建设豪宅,加之强拆、补偿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引发群众强烈不满。

这种应一时之“景”、造一时之“势”的行为,有名无实、有形无用,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还会成为需要继续填补的“钱窟窿”,遗留诸多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显然与中央部署要求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

除花巨资“造门”“造景”外,还有一些地方迎检只图表面“光鲜”,借助材料、数据、场所等不遗余力“造势”。

“租牛迎检”就是典型一例。云南省镇雄县盐源镇把敬天养殖场确定为脱贫攻坚“两比两看”观摩检查点。由于贷款未到位,存栏牛羊数不多,养殖场管理人郎学春为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私下向周边养牛户以每天50元租金租来10余头牛。此前,时任盐源镇党委书记洪济、镇长周乐银先后两次“踩点”,却对经营实情浑然不觉。

通过发展养殖带动脱贫本是件好事,结果却变成了一出彻头彻尾的闹剧。热衷“造势”的背后,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老问题。

理想信念滑坡 歪风邪气抬头

为什么一些地方如此热衷应景造势?原因在于,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责任心缺失,他们不惜以“大手笔”打造上级“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期望得到赞许。

苏荣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为追求“全国第一”的“绿色政绩”,强推“一大四小”工程。不仅逢会必谈,还要求各市县主要领导挂帅“种树领导小组”,从市到县到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要求省林业厅抽调干部组成督导组,深入各地督查指导,制定考核办法,全省排名末三位“差等生”要书面检查。一些地方为应付省里的突击检查,大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使植树变成了不分季节和白天黑夜的“造景”。

剖析个中缘由,其根子就是不讲政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什么盛行?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

理想信念一旦滑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就会占上风,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就容易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一心只想出彩出头,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

湖南省汝城县委原书记方南玲虽然定下了2018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但并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脱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上,而是大举修建广场公园、市政道路项目,甚至违规修建办公楼群,几乎一半的钱都用在大搞城市开发和城市建设上,而培植财源、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费用还不到6%,仅爱莲广场就花了4800万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县下辖的两个自然村一些村民家里还没有通电,25户67口人仅靠山泉水发电和点煤油灯照明。

工作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缺乏调查研究,也是应景造势得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应景造势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原因在于此举往往为了树立自身形象、铺就升迁之路,盲目追求政绩“光环”,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

此外,个别地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领导干部手中权力不受约束,集体决策形同虚设,客观上也为一些应景造势手法提供了可能。

强化政治担当 破除应景造势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全党集中统一、令行禁止。

坚决破除应景造势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首要任务就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牢“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政策执行与落地,让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领导干部首先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充分尊重工作实际和客观规律,不能把政策执行本身视为工作目标、政策效果,使改革空转、程序空转、制度空设。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了针对“举债”“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情形,强化了对这一违纪行为的处分力度。破除应景造势,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那些打着“政绩”幌子“造门”“造景”“造势”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以铁的纪律倒逼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贯彻落实好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

杜绝应景造势,还要用好政绩考核“指挥棒”。对地方领导干部来讲,既要着眼现实,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贴合地方实际、尊重人民意愿,多做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也要顾及长远,多做一些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如果一个地方财政本身就很困难,就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放在民生事业上;如果人民群众对某项工程的意见很大,就应该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做好综合评估,该改就改、该停就停、该撤就撤。(本报记者 管筱璞 通讯员 陈宝福 王平)